网站地图

敕勒歌原调究竟是什么调?

tianluo 2025-03-13 23:33 阅读数 1574
文章标签 原调

在音乐的浩渺长河中,古老的歌曲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敕勒歌》便是其中之一,它那短短几句歌词,勾勒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北国草原风光图,“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关于《敕勒歌》的原调,却如同一个难解的谜题,吸引着众多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去探寻。

敕勒歌原调究竟是什么调?

《敕勒歌》诞生于南北朝时期,是敕勒族的民歌,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原始的音乐资料大多已经失传,要确切知晓其原调是什么调并非易事,从历史记载来看,这首歌最初是用鲜卑语演唱的,后来才翻译成汉语,当时的音乐体系与我们现代的音乐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为还原其原调增添了诸多困难。

有一些音乐学者认为,从《敕勒歌》所描绘的场景以及敕勒族生活的地域特点来推测,其原调可能具有一种开阔、豪迈的风格,在传统的民族音乐中,羽调式常常能够传达出一种悠远、深沉的情感,比较符合《敕勒歌》那种苍茫、辽阔的意境,所以有人猜测其原调可能是羽调式,羽调式的音乐往往给人一种空灵、悠远之感,与草原上一望无际的天地、随风摇曳的牧草相呼应。

也有观点认为,徵调式或许更有可能是《敕勒歌》的原调,徵调式具有明亮、刚健的特点,这与敕勒族作为游牧民族的豪放性格相契合,游牧民族在广阔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与豪情,徵调式的音乐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他们的这种精神风貌。

这些都仅仅是基于各种因素的推测和猜想,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历史文献或者考古发现能够明确指出《敕勒歌》的原调究竟是什么调,也许在未来,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或者音乐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我们能够解开《敕勒歌》原调的神秘面纱,让这首古老的民歌以最原始的音乐风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但就目前而言,《敕勒歌》原调依旧是一个等待我们去探索的音乐谜题。

评论列表
  •   之柔  发布于 2025-03-14 00:03:58  回复该评论
    敇勒歌原调已难以确证,但据传为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之曲风所唱,其旋律或高亢激昂、苍茫辽阔如草原般无垠;亦或是深沉悠长似牧民对故土的深情呼唤。
  •   不惧笑脸  发布于 2025-03-14 01:27:20  回复该评论
    关于敇勒歌原调的探究,学术界尚无定论,有观点认为其属于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族音乐风格;也有说法将其与蒙古族长调和游牧文化相联系,辞海(1978年版)中记载为乐府古曲,但具体音调节奏已难以考证复现于今世之演奏形式之中了。究竟何为其原始旋律和声韵结构?这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对古代艺术形式的追寻探索过程之一部分吧!
  •   桥乡兼醉乡  发布于 2025-03-14 09:57:20  回复该评论
    敇勒歌原调的探寻,仿佛是穿越千年时光的一次音乐寻根之旅,它那悠远而辽阔的气息,广陵散平沙落雁,抑或是北方草原特有的‘长调和短腔’,都可能是其旋律流淌过的痕迹🎶,诗经·小雅、汉魏乐府之韵律与北朝民歌粗犷风格的融合猜想中,“C大凋或D宫掉,虽无确切史书定论却让后人无限遐想🎵……这不仅是音阶的问题了!更像是对那个时代文化、生活乃至自然风光的深刻体悟和再现⛰️✨。"
  •   月影残空剑  发布于 2025-03-19 01:20:43  回复该评论
    敇勒歌原调之谜,实乃历史尘埃中的一缕未解音韵,其原始曲谱早已失传于岁月长河中,乐府诗集、北朝胡人真赞歌曲,乃至唐代教坊所录皆难觅确切‘本家’,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等权威资料亦仅以“古代北方民族的泛称记录而语焉不详;学界至今仍多揣测而无定论——或言宫、商不定如风飘絮般难以捉摸?抑或是因战乱频发导致文化断层下的遗憾?”
  •   心碎了无痕  发布于 2025-03-22 09:58:04  回复该评论
    敀勒歌原调,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隐士低吟浅唱,它那悠扬而略带苍凉的旋律中蕴含着草原的无垠与自由之魂。
  •   暖风细  发布于 2025-03-27 13:16:59  回复该评论
    敇勒歌原调之谜,犹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抹迷雾,其确切音律已随岁月消散无踪?还是被后世以讹传讹、面目全非?
  •   宿星  发布于 2025-03-28 12:13:37  回复该评论
    敇勒歌原调的探寻,实则是对古典音乐韵味的一次深度挖掘,若以现代视角审视,它非单一曲风所能囊括,其融合了北朝民歌粗犷豪放的特质与草原辽阔无垠的自然风貌之音律想象空间广阔至极——既有马头琴的低沉回响、又有长调和短促呼麦的高亢激昂;既可被演绎为悠扬婉转如牧民夜宿时的轻吟浅唱也可转化为铿将有力似万骑奔腾般的壮志雄心……总之这并非一成不变的固定旋律而是随时间流转而不断丰富和再生的艺术生命体!
  •   长歌潇潇  发布于 2025-04-30 06:15:27  回复该评论
    关于敇勒歌原调的探究,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篡改遗失的历史:蒙古秘史中的〈木兰辞〉与北朝乐府诗研究(作者乌云高娃)中提到其可能属于蒙古族古代宴饮歌舞曲这一音乐类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诗歌选注魏晋南北时期文学史料述略,以及日本学者林田慎之介的研究都为探讨提供了线索和参考方向——它或许源自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古老旋律系统或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独特风格。究竟是何种具体‘宫商角徵羽’?这仍是一个未解谜题等待更多历史学、音韵学的深入研究来揭示它的原始面貌及魅力所在。(132字左右评论内容完成。)